
强毅,男,1980年10月生,博士,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扶贫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陕西省省级科技特派员,陕西省“三区”科技人才。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省中药资源保障与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长期从事药用植物资源与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课题、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等项目十余项,参与山茱萸、太白贝母、黄精、丹参、南五味子、白及等陕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十余项,为秦巴山区及河北涞源等贫困地区多个县市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中国科学》、《中药材》等杂志发表文章三十余篇,参与选育山茱萸、白及新品种2个,专利3项,长期指导本科生社会实践,四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主持参与项目:
[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商洛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繁育及规范化栽培体系建设”(GK201306009),2013.1-2013.12,主持人
[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太白贝母优良种质选育及种苗快速繁育技术研究” (GK201402030),2014.1-2015.12,主持人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二级子课题:“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棉花纤维品质的研究(2004CB117306-5),2004-2009,第四参与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棉花诱导型启动子D7-P的克隆、鉴定及其重要调控元件的功能解析(No:31270368),2012-2015,第三参与人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双齿多刺蚁社会遗传结构及亲缘识别机制研究”(No: 31300308),2014.01-2016.12,第二参与人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诸参反藜芦’物质基础的多靶标HPAC-L(G)C-MS新方法研究”(No:21305084),2014.01-2016.12,第三参与人
[7]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七叶鬼灯檠(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in)和费菜(Sedum aizoon L.)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及其保存规范的制定”,2008-2009,第二参与人
[8] 陕西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商洛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繁育及规范化栽培体系建设”,2013-2016,第四参与人
[9]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七叶鬼灯檠种质资源收集与新品种选育”(2011K-16-02-01),2011-2013, 第四参与人
[10] 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专项科学研究项目:“中药景天三七优良种质选育”(12JK1109),2012-2013,第四参与人
[11] 西安市科技计划创新基金项目:“秦岭野生宿根花卉景天三七的引种繁育及病虫害防治”,2012-2014,第三参与人
[12] 西安市科技计划-创新支撑计划:“环保节能新技术应用与开发(太白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及资源利用研究)”(CXY1018(3),2010-2012,第五参与人
[13] 西安市科技局现代农业推进计划项目:“果树腐烂病药剂、缓释果蔬保鲜剂的研究与开发(2)-基于乙烯含量控制的乙醇缓释果蔬保鲜剂的研制”(NC1211(2))” ,第四参与人
[14] 西安市科技局工业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药品研发②珍稀药用植物根际放线菌资源库的建立与应用”(CXY1131(2)),第五参与人
[15] 西安市现代农业创新计划:“温室用复合生防菌剂的研制和应用——(2)黄瓜白粉病多功能生防菌剂的研制”(NC1314(2)),第五参与人
发表文章:
[1] Yi Qiang, Jinbin Wu, Huibin Han, et al. CLE peptides in vascular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3, 55(4): 389-394. (IF 3.5)
[2] 强毅, 王喆之. 丹参赤霉素刺激转录基因SmGAST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2): 64-70.
[3] 强毅, 王政军, 陈克克, 等. 费菜多酚含量的测定及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34(5): 53-56.
[4] 强毅, 李江林, 王喆之. 费菜不同部位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J]. 光谱实验室,2013(3): 1000-1003.
[5] 强毅. 植物蔗糖磷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 7(4): 557-560.
[6] 柴静; 强毅; 贾荣荣, 等. RNA干涉AtSUS3影响拟南芥SUS家族表达模式及角果成熟[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1, 41(8): 615-625.
[7] 贾荣荣, 强毅, 李国丽, 等. 转RNAi-SPS5.1 拟南芥的获得及表型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9): 1756-1763.
[8] 王耀辉, 强毅, 康杰芳. 山茱萸种实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中药材. 2013, 36(7): 1047-1049.
[9] 周文, 强毅, 鲁秀兰, 等. 响应面
[10] 王耀辉, 强毅, 鲁秀兰, 等. 费菜不同部位原花色素含量分析[J]. 光谱实验室. 2013, 30(5): 2529-2534.
[11] 陈克克, 强毅. 陕西山楂总黄酮的含量测定[J]. 光谱实验室, 2013, 30(6): 3013-3016.
[12] 陈克克, 强毅.陕西产景天三七总黄酮测定[J]. 北方园艺, 2011(24): 214-216.
[13] 陈克克, 强毅. 陕西产景天三七总酚的含量测定[J]. 陕西农业科学, 2012(3): 9-10.
[14] 袁旭, 强毅, 张檀. 陕西省石泉县天麻GAP建设中的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 2012(2), 225-227.
[15] 王晟昱, 强毅, 赵静雯, 王喆之. 白鲜皮中脂肪酸化学成分的GS-MS分析[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2013, 16(2): 86-89.
[16] 陈克克, 史丽, 李莺, 强毅. 黄精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测定. 陕西农业科学[J], 2012, 58(1), 58-60.
[17] 吴锦斌, 宋银, 乔睿, 强毅, 王国栋. CLE多肽参与植物分生组织维持与分化的信号研究[J]. 生命科学. 2013, 25(4): 421-426.
[18] 吴锦斌, 宋银, 徐姗姗, 强毅, 王国栋. 植物类受体蛋白参与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2, 48(12): 1121-1127.
[19] 王耀辉,康杰芳, 强毅,张志勤,王喆之. 山茱萸新品种秦丰的选育[J]. 中药材.
[20 ]马瑜, 柯杨, 强毅, 李勃. 光黑壳属植物内生菌的一个新纪录种[J]. 微生物学杂志, 2013(5): 46-49.
[21] 王莉衡, 柯杨, 强毅, 马瑜. 芦荟内生菌内生哈茨木霉LH-7对植物病原菌的抗性[J]. 应用生态学报. DOI:10.13287/j.1001-9332.2014.0067
专利及新品种:
王喆之, 强毅, 张志勤, 等. “秦丰”山茱萸新品种的选育